大家都知道,听课的效率与学习成绩有非常大的关系。听课并不只只不过非常认真地听老师解说,不做其他事情,把老师的板书全部copy一下那样简单,我觉得听课是有方法的。 第一,在老师上新课前,我会做一下简单的预习,至少要了解这节课讲什么方面的东西,是关于什么的,那样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感觉非常陌生,一头雾水的感觉。如此上起课来感觉也会最好,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容易了解。 然后要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何为重点呢?我感觉就是老师反复强调的东西。有时老师讲到某些特别要紧的内容的时候,声音会提升,讲得也会愈加细致,这时就应该竖起耳朵,听得要格外了解。假如一个人从头到尾都听得非常认真,什么都努力地往脑子里塞,结果一节课上完了,却感觉什么都没学到。可见抓住重点有多么要紧。 我感觉有的人上课就非常聪明,他们看起来仿佛听得并非非常认真,但重点的东西他们不会错过,然后成绩也会非常不错,这种人就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啊。 然后就是记笔记了。以前我总是感觉做笔记是一件最简单的事了,什么都不需要想,老师黑板上写什么,你就抄什么,笔记成了你上课的见证。看着笔记,就感觉这节课没白上,其实都是自欺欺人。仿佛记了不少,其实什么都没放在心里,考试成绩还是一样烂。后来慢慢了解,记笔记也是一门学问。 并非把老师的板书全抄下来就能的,假如全抄下来了,必然不可能同时考虑。听老师的解说还是比较要紧,笔记只不过为了课后的复习而已。我记得以前老师讲例题,我抄啊抄的那个叫辛苦啊,结果发现是书上的例题,完全相同,所以记笔记不可以盲目,做那些无用功还是不可以的。 那样该记些什么呢?我感觉记一些老师补充的例题还是蛮有必要的,那些题目都是比较精华的东西,都是历久弥新的,把题目抄下来,然后记一个解体思路,这个比较要紧,有的思路揣摸一下,就能解不少同一种类的其他题,便捷你举一反三,将来碰到如此的题就会有点思路。具体的解法不必记,记个答案就能了,如此可以节省不少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时老师在介绍一种解题办法的时候会非常形象地取上一些有趣的名字,譬如穿针引线法啦。可以把这类可爱的名字记在题目的边上,记起来特别快。下次一看到这个名字,解题办法就在你的脑海中闪现,想忘记都难,如此子学习也不会感觉非常枯燥。在记到老师讲的一些重点的时候,可以在旁边用重点号标一下,如此看着也会比较了解、显眼。 记笔记就是为了整理笔记。我感觉整理笔记是一种享受,我喜欢把上课的笔记全部完完整整地整理下来,把空白的东西填上去,每道题的底下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写一点技巧,写一些需要自己记住,但容易出错的东西。老师上课讲的题一般都会有不少其他解法,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一般只能讲一下大致的解题办法、思路。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可以把各种各样的解法都写上去,哪种简单哪种复杂一清二楚。反正多会几种办法更不是坏事,你的思路会变得愈加开阔。笔记是比较开放的东西,反正就只有自己看,想如何弄就能如何弄,精心地去做这件事,一直会有收成的。如此有点浪费时间间,不过我感觉是值得的。当看着自己费心思做出来的作品时,我感觉非常欣慰,非常有收获感。也会常常去翻阅我们的笔记,爱不释手。 当然,有时上课老师讲的地方有一点点不知道的,就要大胆地课下去问,问同学总没老师讲解的那样明确。有时一个问题没解决,一连串的东西都会搞不了解,所以当天的东西当天就需要全部消化掉,不要遗留下来。有问题要多问,如此也是和老师的一种交流。我感觉和老师讨论一些事情还是蛮有意义的,你会喜欢上一个老师的风格,顺便喜欢上他教的科目,用心地去学那门课。